最近书法名家崔寒柏在抖音直播中说:到底书法可不可以自学?他给的答案是书法完全可以自学,但必须先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书法的笔法,第二是书法的审美。这个答案非常好,我非常赞同,但我提出还需要第三点:那就是个人的勤奋努力和高标准的追求。
第一点:书法的笔法。
一个书法小白第一次拿起毛笔,手会发抖,毛笔也不听使唤。所以需要书法中毛笔的使用方法,这就是笔法。
从毛笔的书写运动来看,每一个笔划就是“起行收”三个连贯的动作。
从毛笔与纸的接触形态来看,侧锋行笔和中锋行笔。
最早的书法应该定义为秦汉时期的篆隶,行笔质朴稳重,以中锋为主。笔划中毛笔姿态变化不大。
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一搨直下法”、“拨灯法”,讲究毛笔在书写笔划过程中的中侧锋的转换,使字体妍美多姿,对女性的想象使字形结体内擫细腰,中国文字的艺术美感被充分放大了。
审美是会疲劳的,长时间的娇妍会使人产生对力量的渴望,于是,减少笔划的侧锋运动,外拓壮身,使书法复古回归到篆隶雄强的“篆籀笔法”,颜真卿成功的在楷书和行书中实现了这种回归的复兴。
后来张旭、怀素、黄庭坚等在行草书进行了大量的“篆籀笔法”实验,成就卓著。
作为初学书法的小白需要对中国书法的笔法进化历史有所了解,并找一位真正的书法家作为你的启蒙老师,学习运笔方法。如果这些方法掌握了,你可以在自己的自学中读帖,你才能从各种法帖中解读出更多细节。
第二点:书法的美学。
一个书法小白,想要开始书法学习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汉字的认知是来源于哪里?
如果,你从来没去过博物馆认真的欣赏过古人的书法作品,你平时也没有欣赏古代书法法帖的习惯,甚至也不知道书法字体的名称,不认识很多繁体字。你只是从现代印刷书籍报纸中认识汉字。那么你对汉字书法的美学认知肯定有缺陷。你需要尽快完善书法美学的知识学习。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将文字书写提升到抽象艺术的境界。书法也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欣赏的艺术。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有义务去认识、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
中国的先人是最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类天才,在历史进化和发展中不断地、超乎想象地创造发展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体系。随着柔性书写工具(毛笔)的产生,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情感在书法中展现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金属(青铜)载体到竹简绢帛,再到纸质,因载体不同,字体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形成完善的体系;从蹲式手执书写到书桌伏案挥毫,书写形体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书法是古代中国人各个阶层的共同文化实践,维系着完整的中华文明体系。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三个层次的书法(我称之“书法三段尺”):被官方认可、被大多数民众接受的书法字体,称之为“现时代书法”;现时代之前的字体,称为“前时代书法”;同时代,也有民间的俗书和创新探索的书家创造出一些前卫的书法,称之为“未来书法”。没有“前时代书法”就没有现时代的传承参照,没有“未来书法”就没有后时代新书体的产生。比如说:在汉代,隶书是官方书体,公文指定使用,广大民众都会被要求认识;汉前的大小篆、秦汉简、真草等却是隶书演变传承的来源;钟繇张芝则是创新的探索,为二王的大典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在汉代没有钟张的创新,也就没有现代的汉字书法体系。
作为书法小白可以从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厚重。对中国书法有了完整的观察,你就不会到处指责“丑书”了。
第三点:勤奋努力和高标准要求
对书法小白来讲,具备了以前的储备,剩下的就是自己加倍的努力。我的老师对我的要求是“大通五体(篆隶楷行草),专修一二。”
在对篆隶学习之后,我选择了行草书。
从临习二王的法帖,如“十七帖”及手札,孙过庭的“书谱”;完成二王体系的“一搨直下法”、“拨灯法”学习;不要随便去学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一行书),虽然美爆了,但都是后人描摹的,并不完美。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二行书)是需要时常临习的,每天都要写一段,再转创作一段。
怀素”自叙帖“反复练习“篆籀笔法”在草书中的“一线书”功夫。
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诸上座”,一段时间后再写“李白忆旧游诗”。
隔一段时间写一下张旭的“古诗四帖”,让自己的随性发挥到颠峰的感觉。
接下来集中精力学习米芾和王铎,直到永远。
有空意临一下“张迁碑”、“石门颂”,再有空写一下魏碑。
还有一点,关注中书协和省书协的各类展览,虽说不要看重名利,但在大展大赛中磨练自己,“以赛促练”是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能在展览入展也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有什么不可。不要怕失败,勇于去争取,是一个正能量的心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1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