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沈阳市为腹地的辽宁省地处东北平原(东北满族草原渔猎文化,也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南北美洲)、华北平原(中原内地汉族农耕文化,也包括东南亚和大洋洲)、蒙古高原(包括中国内蒙古及外蒙古,也包括中亚、西亚、南亚、非洲、欧洲和俄罗斯,属北方蒙古民族草原游牧文化)、日韩半岛(包括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北三省长白山脉,属朝鲜民族和日本大和民族农耕文化)和东部沿海(包括中国辽东半岛、华北、华东、中南地区)五大地理板块交汇地区。
沈阳附近,东南有黄海,西南有渤海,南有辽东半岛上的大连与山东隔海相望,分隔渤海与黄海。西北有科尔沁沙地,东北有松嫩平原黑土地,北可有辽河直插大兴安岭,一眼望去东北四省各景尽收眼底。东边是三尖山(沈阳苏家屯-辽阳–鞍山–营口到大连之间,呈三角形,在沈丹铁路以西),满岭山(在沈丹铁路与浑河之间)和大青山(沈阳以北诸山,包括棋盘山、七星山和辉山)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有山海关翻越燕山可通往中国中原内地(即除东北三省外的中国所有省市区)经略辽西走廊。
高山、沙漠、深海、密林、冰川、草原、平原、江河八大格局,决定了沈阳(包括辽宁)成为古代中国版图是龟缩在山海关以西还是突破山海关向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开拓的战略要地。
凡向东北方向开拓的王朝均高度重视和开发辽宁,特别是沈阳,整个辽宁和沈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同期并不落后。
先秦和秦汉时期,辽宁沈阳附近的辽阳(襄平城)是王朝的基石,汉王朝统治东北的后盾,也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东部沿海第一大城市。
沈阳以西的辽西走廊历来是秦、汉、隋、唐、明等汉族政权和匈奴、鲜卑、乌桓、柔然、库莫奚、契丹、突厥、女真、蒙古(室韦,元朝)、满清等少数民族(包括南方青藏高原上的氐羌系民族,特别是藏、彝、苗、壮、侗等族)争夺的战略中枢之一,汉族政权控制辽东张开国之左掖,对北方满清、蒙元、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伸出拳头,与甘肃河西走廊形成左右臂膀,对北方战略左右驰骋。
向东凿通日韩,华文远播,日本、朝鲜(包括韩国)深受华文(中文、汉字、汉文化)影响,成就儒家文化圈双雄,将西方海洋文明抵御在东海之外。
三国、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同样高度重视辽宁和沈阳,辽宁(主要是沈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全国领先地位,同时辽宁(主要是沈阳地区)也是全国军事核心。
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就在辽宁沈阳,说明辽宁(主要是沈阳地区)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辽宋金时代,耶律阿保机(契丹人)和完颜阿骨打(女真人)着力完善修建长城、发展科举制度和挺进关内(指山海关以内)三大战略。
元,蒙古人成吉思汗(铁木真)建都沈阳,号“春都”,建立辽阳(行省)基地,高丽(朝鲜半岛)、倭国(日本)大门敞开,咸镜会谈后,高丽(朝鲜族前身,包括日本和族即“倭族”)纳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不能有效掌控辽宁和沈阳,日韩(包括日本、朝鲜、韩国)、满洲(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包括内蒙古、外蒙古,更远的包括俄罗斯、中亚、西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必然无法接受中原王朝(包括除东北以外的中国,东南亚和大洋洲)的高度统治。
明,中国汉族政权不能高度重视辽沈(辽宁地区和沈阳地区的合称)战略,未能对辽沈(包括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形成东西夹击,不能击败蒙古、满清、日韩等少数民族和世界外国势力从而失去战略要塞,很可能会使蒙古元朝再一次突破长城防线南下中原,同时也会导致接下来的满族清军入关和晚清、民国时代的日本、朝鲜等外国势力侵华,也就不能形成秦汉唐等汉族政权对西北战略中起重要击打的勾拳之势,指辽沈骑兵经过蒙古草原直接击打西北高原的掏腹战略和压制蒙古草原腹地,震慑满洲和日韩的功能。
双方势力将重兵置于燕山要塞两端,谁也攻打不进去,各自发展后方。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势力,谁先控制东北,谁就取得战略优势,满清依托蒙古控制东北、西北两个战略优势,以人口、科技、经济劣势开始对明围剿,明则以人口、经济、科技优势却完全成为温顺的绵羊,肥而不壮。
清,满族人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号“盛京”。依托盛京所在的辽沈地区对蒙古诸藩实施建交协议,对噶尔丹则实行常年战争,并将满蒙总督府搬迁到沈阳(盛京),加大对中原内地和蒙古、满洲、日韩四地的协调。
日韩方面,沈阳修建辽朝铁路经新义州、平壤、首尔、釜山、福冈、大阪、名古屋到东京,同时也将原属辽宁的咸镜道划归朝鲜(原朝鲜包括现在的韩国与朝鲜,后被日本殖民)。
蒙古方面,辽宁分出昭乌达盟(赤峰)、哲里木盟(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与原绥远、察哈尔、宁夏(原宁夏省的内蒙古部分)合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原属辽宁的乔巴山划归外蒙古,这为后来辽宁克什克腾、通辽、满洲里等地区划出留下源头。
满洲方面,辽宁推进吉林、黑龙江建省,同时也将黑龙江和吉林部分土地划归给俄罗斯。
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沈阳无论是人口、经济、现代水平均在全国前20大城市之列,建国时期沈阳的GDP甚至位列全国各城市第一位,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第一位。到90年代,辽宁人均GDP同样在中上水平,并非一直发展不起来。
辽宁是战略之地,历史上长期移民固边。
辽宁包容性极大。
首先,辽宁是五大板块的交汇之地,是通道,是熔炉,历来有汉(朱棣)、满(努尔哈赤)、回(铁奎)、蒙古(成吉思汗)、朝鲜(李成桂)、锡伯(图伯特)六大民族在此世居,俗称“六大世家”。
辽宁是移民地区,历代王朝凡向东北开拓,辽宁就成为移民之地,人口开始增长,经济繁荣。凡开始保守回缩,辽宁人口就开始向西南迁,人口逐渐减少,经济凋零。
当辽宁繁荣时,满洲、蒙古、日韩和中原沿海均稳固,中华文化向东传播同化日韩,例如汉唐。
当辽宁凋零时,满洲、蒙古、日韩和中原沿海则动荡不定,西方文明从陆上东侵,从海上北侵,例如唐宋、晚清和民国,就在这个时期,来自西方的伊斯兰-基督系宗教文明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甚至连日韩也未能幸免。
辽宁文化多元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例如:距今8000年的文明遗址红山文化,以及牛河梁文化、查海文化、夏家店文化、东夷龙山文化和炎帝黄帝等这些古文化。
辽东(主要是沈阳)地区是东部沿海国内外各民族文化交汇之地,例如:朝鲜族、基督教、东北菜、沈阳故宫、铁岭二人转、大连有轨电车、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辽宁是世界战争冲突文明之地,例如:辽宋对峙,蒙元南下,明朝天子守边,清军入关,日本侵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
因此,辽宁(包括沈阳)是东北军政核心,是由地理、历史、文化、自然、科技(包括14个大学学科和现代科学技术)、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各学科综合沉淀形成。
整个东北亚(包括日韩、蒙古、满洲)的历史就是辽宁东拓西扩的历史。
东拓,辽金元明清以辽宁为基,控蒙调满怀柔日韩,形成东北多民族大家庭。
西扩,秦汉隋唐宋以辽宁为基,首先控制华北,先发制人,逐渐统一东部各族。
随着满洲振兴、蒙古自治、日韩稳定,辽宁应该卸下历史责任,辽宁需要轻装上阵。
辽宁地理、历史、文化、自然、科技、民族宗教等各方面资源厚重,文化旅游开发刚刚起步,作为共和国长子和老牌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巨大。
辽宁地理,地广的辽西缺水,引辽东水通过辽河到辽西走廊,修建运河一直到北京城,发挥辽西优势,集中建几个中心城市。辽东降雨较多,森林密布但缺少平展土地,应该加快山区人口向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的沈阳(包括沈阳平原的抚顺、本溪、鞍山、铁岭及辽阳等地)、大连地区转移,集中发展几个大城市。
在东北高寒地区,辽宁人口偏多,应该加大教育,鼓励人口向南转移。按照土地面积(平方公里),黑龙江土地(47万)是辽宁3倍,内蒙古(119万)是辽宁8倍,辽宁外迁1000万人口还有近2000万人口,密度同样高于黑龙江、内蒙古。
前面提到,由于满洲振兴、蒙古自治、日韩稳定,辽宁(和沈阳)已经卸下历史责任,辽宁(和沈阳)行政的战略功能意义也将变化,仅靠着沿海、沿边、沿江优势单打独斗的辽宁(和沈阳)不利于经济发展。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以及外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俄国(俄罗斯远东)自古一家,行政区域分分合合是常事。
自然辽宁西北部的锦州、朝阳与葫芦岛划入京津冀城市群,应该鼓励这3个市划入河北省。
优缺点:
首先,河北与辽宁自古一家,同属古代冀州和幽州,很难分清历史根源,分分合合不必大惊小怪。
锦州、朝阳与葫芦岛距离北京、天津更近,且辽西、幽燕文化、习俗相近,加入河北没有文化隔阂。
河北高等教育欠发达,但里面的北京、天津的教育全国一流,锦州、朝阳和葫芦岛加京津冀城市群后,这三个市在京津的高考升学率会显著上升,有更多的学子考上大学,同时,这3个地区的高考名额转移到辽宁和东北其他地区,辽宁和东北其他地区高考升学率同样会上升。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