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读书不是指应试教育,而是说在工作生活之余的阅读,更多偏向于看似“无用”的阅读。
我本人是一个误打误撞获得阅读习惯的人。父亲是语文教师,尽管他本人表现出对自己职业的蔑视,但是那股“酸腐气”还是波及到了我。
然后就是寒窗苦读,高中时候的压抑沉闷,大学时的孤独贫寒,莫名其妙地获得写作的自信,读书也就成为唯一能够标榜和装饰自己的行为,直到这种虚荣行为发展成为习惯。
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后天培养的能力和习惯。
读书自然是有用的,网上段子说,见到美景时,除了“哇靠”还可以来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喝醉了,当众朗诵“行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里,穷酸文人的孤芳自赏。听到就很没有意思。这个时代,除了赚钱买房,或者考公进体制,谁还在乎文不文化?
在目前这个时代,我觉得读书真正的作用有三:借鉴智慧、享受故事、锤炼技能。
一、借鉴智慧。
即是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明彻人生道理,通透人情世故,前人用生命体验凝聚而成的智慧,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去洞察与感悟,读苏格拉底,懂得“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读苏轼,明白“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写意;读《被讨厌的勇气》,洞察到欣赏自我的重要价值。这些曾经用心生活过的先辈将他们的智慧藏在书页之中,等待着我们细细搜寻与体察。
其实大家为啥还是要听“十点读书”,还是要看六神磊磊聊唐诗,看窦文涛和马未都聊文物,就说明大家内心深处还是尊崇文化。一旦有了余暇,满足了身体享受之后,还是需要心灵和智慧上的滋养。
二、享受故事。
即是阅读那些我们不曾体验过,或是体验了却难以总结和把握的故事。人类永远需要故事,来突破个体人生设置的局限,书本便是我们互相分享和交流的媒介,区别于其他交流途径,写下故事,沉浸于细节并最终有所体会,这样的深度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深刻。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我们感受到爱情的绝美与残酷;在《哈姆雷特》里,我们理解“生存还是毁灭”的挣扎;在《围城》里,我们明白婚姻的进退两难;在《三体》中,我们学会如何在黑暗丛林中静默前行。故事起伏跌宕,丰沛的体验之上,则同样是如何面对人生,解决死亡命题,以及学会如何自洽的生存智慧。
从故事的角度,其实传统文学已经基本被替代了。电影是故事,网文是故事,很多热帖和事件其实也是故事。在这个时代,因为很多原因,故事早已被解构,被快捷和碎片化,放在各种日常表达中。
三、锤炼技能。
更显而易见,读课本、科学书,直接习得专业知识;读小说、散文,也能学会遣词造句、准确表达,这可是现代社会知识付费变现的重要技能。要想写作输出,必然先要阅读输入,读书也是通向写作的基础。
这个很好理解,读书和行走都是开阔视野的两种方式,毕竟是关乎心灵的领域,读书更为便捷,提供的深度和视野也超过身体力行的行走。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身边很多人读不下去书?原因有两个层面:
从需求层面上,许多人的书本学习仅限于应试阶段,为了升学,为了对付老师和家长,不得不盯着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一旦该需求结束,自然马上抛开书本,朝着电脑、手机、ipad、游戏这些现代媒介扑过来,现代媒介已经如此发达,声色炫动、缤纷震撼,提供的体验感和信息量绝非书本可比,既然如此,何必费神费心地枯坐读书?
从技术层面上,不少人一旦离开学校,也便失去了阅读书籍的能力,确切说不少人从未有过该能力,人生苦短,奔波劳苦,谁也无权苛责他人必须按照某种方式生活,因而不少人自然放弃深度思考与系统阅读,选择以更迅捷的方式交流,以更绚烂的媒介娱乐消遣。
在《为什么读经典》文中,卡尔维诺详细阐述了我们读经典书的意义、价值和方式,其他也有不少如何读书的书籍,但最根本的,还是首先要让自己确信,我应该坐下来,耗费几个小时读一读面前这本书,它会带给我帮助,不仅是我,写作和阅读也一定会成为人类永恒的习惯,需要我们还具备深度思考的需求,只要我们还没有建立认知系统的可替代方案。
当然,读书是好的习惯之一,但绝不是唯一。
读书也是有可能进入误区,比如读死书,认死理,不把书本知识放在现实生活中检验。
读书很容易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有时还可以当做逃避现实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借口。读来读去,除了自我满足之外,不输出任何价值。
这是我的态度:不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都是耍流氓。
将书中故事刻板地套进自身经历,甚至固步自封,拿读过几本书作为逃避现实、放弃人生的挡箭牌,那就成了穷酸可怜的书呆子了。
关于读书,你有没有什么感觉?有心情可以聊聊。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