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民间奇怪组织名称的麻花车为何让人说法不一,走南闯北的“天津大麻花”到底有什么秘密?今天就跟随社长一起看看走南闯北“天津麻花”车的秘密。
相信大家都在街上看到过这样的银色的小货车,醒目的大玻璃窗里面装着满满一车的大麻花,整日在繁华闹市街区和各个乡村之间穿梭招手即停。
所以就有很多网友笑称把这种麻花车和“房屋补漏”车还有新疆切糕称为民间三大神秘组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没人知道新疆切糕一刀下去会是多大的天价,走街串巷的“房屋补漏”手段有多黑?而在路上从来不停的天津大麻花车究竟是靠什么盈利。
对于麻花大家都不陌生,一项家常小吃而已,但是神秘的不是麻花神秘的是装着满满一车麻花的麻花车,经常可以在城市各地都能看到身影,几乎从不停下,而在透明玻璃上贴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天津大麻花”“招手即停”这些字样,但很少有人见他们在哪个固定地点停下。
见识多了就很让人怀疑,一辆上着外地牌照的车拉着满车麻花走街串巷的跑,甚至一开还会到偏远的农村,如果真的是卖麻花那拉着这一车麻花就算全部卖出,挣到的钱再刨去高速费和吃住等加起来还会有多少利润呢?这就不得不让人对这个行业产生很大的疑惑。
所以慢慢的人们开始对这种车有了不踏实感,甚至会有一些负面的猜想,因为后面透亮的玻璃罩前面车窗却是封闭的玻璃膜,车内的情况从外面是一点看不到,最神秘的是在那卖麻花下面的夹层,就很让人猜测这种车会不会是拐卖儿童的?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媒体跟踪报道过此事。那这满路跑的麻花车到底如何挣钱呢?
其实大家都猜错了,这种的麻花车不但赚钱而且还特别赚钱,据说满满的一车麻花卖完就能够盈利3万块,而他们的营销模式类似于新疆切糕,同时虽然他们标注的是天津大麻花,其实他们并不是天津的,他们只不过是打着天津大麻花的旗号来售卖罢了。
这麻花的产地主要来自安徽阜阳的黄坝乡,在那里整个乡镇几乎都是做着同样的麻花生意,每家也都有固定规模的小作坊,几乎在路上行驶售卖的都是黄坝乡的人,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能让这么小的东西造成那么大的利润的呢?
其实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一锤子买卖”通常这样的麻花表面看上去非常的诱人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购买欲,而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买一点尝尝,可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麻花看似很普通但当你购买时老板会给你模糊价格,再加上麻花还特别有分量真正一小刀切下后你就会傻眼,一点点普通的麻花竟然高达六七十块钱!
在切开后如要是想退,他们会以切开后不能售卖难保藏等一系列强硬的态度来推脱你,而这就是他们的“一锤子买卖”,再加上他们的流动也不固定,这才使得让他们的买卖如鱼得水。
但话简单点说尽管他们的买卖比较坑人,但他们也算是在外奔波为了生活的人,卖麻花的高利润也不会让他们去做那些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车窗上贴的那些只是为了遮挡车内的生活隐私,而那传闻是拐卖后用来放小孩的夹层只是他们用来放一些生活日用品,就如同一辆简易的小房车一样带的都是他们的“生活”。
简而言之他们并不是什么拐卖人口的人贩子,其实就是一群远离他乡在外讨生活的普通人,或许在随着时间发展这样的麻花车会越来越少,到多年之后回想起来或许还是会想再尝一口那样的大麻花,也算是我们对自己以前的一个回忆。
最后社长也来简单地给大家科普一下天津大麻花真正的来历
在天津,真正的天津十八街麻花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为天津三绝,十八街麻花的创始人名叫范桂林,幼年时家境非常贫困,再加上他父亲去世的早逢当时的大地干旱,于是他的母亲就带着他和他11岁的哥哥来到了天津。
1928年他们兄弟俩个就在东楼的十八街一家麻花店当伙计将每天炸完的麻花拿去沿街叫卖,可后来店买卖就因潦倒被迫关门,到了1933年他们兄弟二人就又到南楼刘老八的麻花店当伙计,当时的范桂林特别的聪明勤快很快就掌握住了炸麻花的要领。
但是过了两年后,店掌柜刘老八因为不务正业导致店铺又一次的关门,没有办法的范桂林便在东楼的十八街附近摆摊卖炸麻花,因为之前在两家麻花店干过工,所以结合其优点炸出的麻花好看又好吃,随着生意越做越好范桂林便在小摊旁买了一个小店面开了一家桂发祥麻花店。
而当时的炸麻花几乎千篇一律,于是范桂林就反复琢磨发明出来了一种在麻花白条中间放上核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食物,这样炸出来的麻花不仅外观好看而且又酥脆又香甜,一举成为当时的火爆小吃,其实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但现在的天津大麻花早已经成为许多人喜欢的桌边小吃了。
好了喜欢本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那我们就下期再见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