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科学
技术是对一个对象不断试错,而非理论建模。比如指南针,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地球磁极对横磁铁所造成的影响,只是偶然发现把横磁铁悬浮,它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完全是一个经验产物;火药是炼金术士们不断为了炼长生不老丹,往炉子里不断添各种东西试错,然后发生意外爆炸的那个产物。科学是逻辑试错法,先在逻辑上达成一个结果,用演绎法可以扫平相关的所有试错效果,逻辑实验要比对象试错方便得多,在哲学上叫实证逻辑主义。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它表达的是人类认知模型和我们所指谓的世界模型的对应关系。我们的感知,只不过是感知形式的产物,感知是有规定性的,所有的对象都是感知中处理过的对象,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说的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所说的世界是逻辑事实的总和,而不是客观事物的总和。因为我们所说的任何事物,实际上只是我们的感知模型的产物。
真理
我们的感知不是真空孔道,即便电子感应质子,也是靠它的负电荷属性而不是靠它的真空来感应质子。电子的负电荷,只能感应质子的正电荷,质子的正电荷也只能感应电子的负电荷。对电子来说,电子永远不知道质子的形状、颜色、质量等等,因为电子的感知是被它的属性规定的。如果电子为主体,质子为客体,那么前者叫感应属性,后者叫可感属性。感应属性对其可感属性进行耦合,耦合的结果就是电中性(电子的负电荷捕捉到正电荷一瞬间达成的)。我们的感知过程,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应属性,去捕捉对应客体的可感属性耦合而成的,这就叫先验感知规定,而且知识增量是通过人的感知属性增益而达成的。主观感应属性及其增益的感知属性,是不断增大的,你的感知量越大,处理的信息量就越大,你的知识形态越先进,一定是附加在你的感知中的主观要素越多,感知扭曲度也就越大。在符合论意义上,你的感知的逼真性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信息含量递增,而信息含真量递减。因此,我们的感知不是越来越逼近于本真,反而是越来越远离于本真。我们的知识越是发展,它被证伪的速度就越快,这说明,在时间维度上越高级的理论模型,它的含真量越低,因此它的动摇度越高。
唯物唯心论
唯物论的前提是,默认人的感知是一个真空孔道,而人的感知是有规定性的(感应属性),对应获取对象的可感属性,非对应的可感属性,对于人的感知来说都是无效的。任何主体自身,必然具有物质规定性及相应的感知规定性,那么获取的“对象”就是被这种规定性选择过的,所以无论是直观的感性万物还是理性的逻辑万物,都只是属性存在而不是“物”本身。于是,出于主体自身的客观规定性,“唯物论”就无法“唯物地反映”对象载体(即客体)的纯粹物性。唯心论虽然知道感知是有规定性的,但却不知道感知只不过是物的属性,居然把感知当作实体性存在。例如笛卡尔说有一个心灵实体,可见他不知道感知其实是物质实体的属性。
属性
人类逻辑推导的世界万物,都是作为客观本体的可感属性形成的现象和表象,我们只能触碰到客观本体的部分属性,由此客观本体的属性,就构成了始基粒子的织体,是以属性的总和来表达的。比如,花草树木是基于人类固有的五感将客观的花草树木所释放的可感信息整顿为“物质实体”,原子、分子、细胞是基于人类精密逻辑将它们所释放的可感信息整顿为“物质实体”。所以,所谓的形式与质料,都不过是同一的。无论是我们目之所及的石头,还是我们的意识本身,都指的是属性,只是在不同的程度上进行表达。
现代宇宙论说,宇宙是137亿年前从一个能量奇(ji)点状态爆发而来的。“奇点”是没有任何属性的,而人类的感知只是对物质属性的耦合,因此“奇点”无从感知,从而无从言表。意思就是用任何正常的探知方式、研究方式、物理方式、数学方式,都找不见它的任何可表述点。这说明,物质存在度在最高的时候,属性是全然不存在的,所以什么是“属性”?一切可感知和可言表的东西,统称为“属性”。比如感应属性,一切物质之间可以互相发送信息并加以识别的那个东西就叫感应属性,基本粒子的强弱作用力,就是最原始的感应属性。人类的一切灵性和能力,就来自于物质演化的存在度一路下降,而感应属性不断增加。
感知
比如,人的五官(眼耳鼻舌身)获取对象的信息,或者通过科学工具获取到的对象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顿,这就是感知。当然,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超声波带回的信息,同样也是感知。但是人类的五感是有规定的,比如人类的视觉,占据人类采集外部信息的80%,但是视觉只是一个感光器官,对象如果不发光、不反光、不折光,对视觉来说就不存在。光是能量,光刺激视网膜,视网膜把它转化为生物电,传入神经进入视中枢,视中枢把这个光能量错觉成明亮,最后让我们对对象有一个在感光方面的轮廓。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视觉只能看见400纳米到720纳米波长的光波,这个狭窄曲段以外还有成万倍的光谱一律不在人类的视觉范围内,我们所说的颜色实际上只是对光波波长的错觉。蜜蜂能识别紫外线、蝙蝠用超声波识别对象,但是人不能,所以蜜蜂、蝙蝠感知的存在和人类感知的存在,必然是不同的。由于一切感知都是为了主体“求存”而被规定的,主体感知的对象,或对象的总和,并不等同于存在物。任何对“外物”的认识,都是无法逃脱人类逻辑形式的束缚的,即便被称为客观的“自然科学”,人类不可能绕开自身的感官经验去获取客观的自然规律,一切认知都是主观逻辑模型。比如,细胞、分子、原子等,实际上都是人类通过科学仪器对更小的结构实体释放信息的一种处理,也就必然需要人类的感官去验证。
感性
在康德哲学中,“感性”本身是无法直接将杂多信息整顿为图像的,而需要独断出一个在感性、知性之间的想象力,以此将感性的信息整顿为图像,再由知性将其整顿为概念。“感性”及其“直观表象”是物质演化进程中整个感知系统结构化相对前衍的阶段,而知性、理性是以感性为基础而增益的感知属性,是感性逻辑的顺延,所以感性主观处理的层级少于知性和理性,也就是感性直观表象,比知性辨析表象和理性模型表象更贴近本真。
知性
例如蚂蚁筑造的巢穴,是没有任何预先的图纸设计的,蜜蜂建造的蜂巢,同样也是没有任何推理设计的,完全凭借自身本能所建造的,但是最终筑造的巢穴却是可以媲美人类建筑。无论是蚁穴,还是蜂巢都是被蚂蚁、蜜蜂的DNA直接控制的,这就是一种纯粹知性。康德哲学中的知性,并不是纯粹知性,而是包含了理性的沉淀的人类知性。在康德看来,知性综合为知识可分三个步骤:一、感觉的杂多被时空形式整顿为经验对象;二、通过想象把经验对象综合为不同的概念表象;三、这些概念表象被范畴综合为“知识”。
理性
康德认为,理性就是把不同的知性判断、定律、概念进行连接、统一整顿为一个完善的系统,理性不作用于任何经验,而是致力于对“知性”制定规则,而知性则是产生概念和范畴。于是,理性给知性制定规则,就像知性给经验制定规则一样,这种规则表达的就是“验前统一性”。
逻辑
首先,逻各斯是指客观的自然万物本身的演化法则;逻辑可理解为通过概念进行推理,从而整理出逻辑形式的推理过程。至于逻辑形式,比如三段论演绎,其整体构成就是一种逻辑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好比是两个未知数,当代入这个逻辑形式,就能得到某个结论。逻辑是一个逐步演化的序列,从感应逻辑、感性逻辑、知性逻辑(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再到理性逻辑是一系延续的,任何一个后衍逻辑都是为了解决前衍逻辑不能解决的问题,任何对应的逻辑都是刚好匹配对应主体以便简约高效的把握依存对象。
形式逻辑
同一律指:A=A,是以自身的感知方式达成感知的确认状态,同一律无法进行多选一的判别求断;排中律指:A是非A或不是非A,表达的是感知的动摇状态,也就是主体和客体发生分化的状态下,A=A的确认状态已经无法保持稳定,必须通过排中律把A和非A截然分清,所以排中律是同一律A=A的辅助判断;矛盾律指: A只能是A,不能是A同时又不是A。不能同时占据正反,只能是其中一方,也就是在排中律仍然无法达成感知确认,需要矛盾律进一步辅助,才能完成A=A的确认;充足理由律指:以大前提作为基准建立体系,而这个大前提的建立以纯概念的逻辑武断为基础,也就是说任何判断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充足理由律在人类阶段的充足范围,仅仅是满足人类求存的作为公理的充足,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理性模型的充足。也就是说,在充足理由律中,大前提是小前提的充足理由,而大前提都蕴含了非完全归纳下的认知武断,包括所有概念、命题、模型等都不可避免简约原理下的武断,所以大前提永不充足。一旦判断的基础依赖于词项、命题、三段论,就开始了层层的归纳(建立概念)和演绎(建立命题),人类认知的因果链也就由此越来越长,感知函量也越来越大,理性就由此开端。
理性逻辑
理性逻辑就是人类超感官、超时空的抽象思维运动,当残弱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其对象分化为无数,主体无法再直接判别求断,就必须把众多对象概念化或符号化在逻辑上虚演然后把握对象,再做出对应的选择行为,这个过程叫做理性逻辑。理性就是把实体对象“归类简化”为概念,然后在数字、符号等上进行推演,其目的是对复多对象加以判断,只不过不是从硬态实物上进行,必须在概念沙盘上运行,最后将万物整顿出复多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当然理性逻辑是需要得到感性经验证明的,否则理性逻辑下的知识皆没有实际意义。理性逻辑(思辨逻辑)是随着依存对象的增多和感知属性的增益因为无法处理过多的信息量,而必然出现的,将对象(实物)转化为概念,然后在概念上推演以解读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
辩证逻辑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只是对概念的简单粗浅的定性化处理,所谓的“对立同一”的循环往复、有限无止模型,只是根据狭隘视角下的表象建立的粗陋模型,并不能揭示表象下的深层本质,只有对“相对存在”的定性做更精细的矢量化、标准化,才算进入理性逻辑。要想有效处理信息,必须用定性定量的精密逻辑模型,如定量的建立对立双方彼此的联系,那么“对立同一”的概念就被不对立的其他一系列单向度演化所消解。黑格尔毫不僭越地自限于独断的逻辑限局之内,探求逻辑自身正、反、合的运动之规定,认为一切万物都是逻辑的产物。
视角
所谓“横向视角”,就是直接通过主体的“感知”属性,对周遭的世界进行横向的整理,比如《创世纪》说,“上帝六天创造世界万物”。就像我们直观的看到腔肠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等等,认为这些动物都是同时出现在地球上的,或者短时间就被创造出来的。既往哲学就是在横向观照世界的视角下,才有了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的迷失。所谓“纵向视角”,就是抛开时间、空间,把世界万物整顿为一个非时空整体演化,而不是以某个主体的横向视角为基本来整顿世界万物,将一切横向视角下的万物,还原到万物演化的最初起点,然后一步一步逐步演化而来。比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切高等生物都是从38亿年前最原始的单细胞进化而来。西方哲学整体上从没有将自身内置于自然纵向演化的大尺度中,反而始终将人类置身于自然之外。
哲学的定义
一谈及哲学,比较认可的定义就是“哲学”就哲学史,这也是黑格尔的首创,无论院校还是一般学者,都是这样来理解“哲学”。事实上,哲学更重要的是逻辑形式本身的变革,使得人类能处理更大信息量。当人类逐步脱离丛林走向农业文明,就必须调动“智能储备”,“外向”面对自然对象,以把握足够多的生存资源,“内向”面对种内关系,以维护个体的稳定存在。智能储备就像人类的肾、肺都是两个的,但是可以失去一个,剩余的那一个就是储备。当人类逐步脱离狩猎采集文明,就必须逐步遗弃以本能的判别求断为主的知性逻辑,建立能进行预处理的理性逻辑,才能得以获取足够多的依存资源和建立更稳定的种内关系。
哲学的特性就是必须高度调动智能储备,才能在远超感性直观的更大尺度上去把握“外物”,或扩大可感外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而选择出更适合的依存对象,这也称为“爱智”文化。什么是爱智?比如计算机识别人脸,每秒计算上亿次,但是人和动物,识别同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却没有任何困难。因为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我们的感性逻辑、知性逻辑被压缩成一个简洁反应模块,比如感性逻辑(五感)、知性逻辑(本能),于是不用花太多的能量和时间来识别、维护人类在丛林阶段时所需的判别求断。当人类开始过度到商业时代,仅仅凭借感性直观和判别求断乃至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无法提供足够的生存资源时,人类开始把那些背后复杂的“精密环节”调动出来琢磨。而这种把智慧调出来加以精细琢磨,最终能用精确的定量数学模型调动出来计算,就叫“爱智”,就叫纯粹理性运动。“爱智”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表达,先秦诸子百家是散点式社会问题的讨论,智能调动的主要方向是抑制种内竞争,而古希腊哲学是抽象逻辑的假设证明,终极目的是探究自然存在、精神存在本身。
存在
“存在”指的是,未分化的始基的存在性(那个不可触及的始基粒子所自带的本性),可理解为万物的质料、演化的规律。“存在者”则指的是,具体的万物个体、种类等,就是整体存在割裂态下的具体相对存在,或说整体存在扩展成了能量态和物质态的世界。哲学上所谓的“存在”,仅仅指感知中的对象之总和,即获取属性之总和。任何主体谈及的皆为“属性存在”,这里的“存在”不是客观世界万物的总和,而是被先验规定的主体感知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万物整顿后的存在。也就是我们目之所及静态的世界万物,是我们感性逻辑、知性逻辑、理性逻辑的先验规定所致。
人类所谓的“存在”一般是指,主体的“感”中对象(主体通过自身感觉器官直接获取的外物信息)、“知”中对象(对“感”中对象进一步抽象的产物)的总和。一切所谓的“存在”,都只是主体的感知属性与客体的部分可感属性的整顿,并不包括非属性的客观存在本身。所以,一切主体所谓的“存在”,既不是客体本身,也不是仅仅客体的可感属性,而是只是属性的综合或信息的整顿。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一个组份,人观察万物一定会干扰万物,你观察到的万物是借用你自己有规定性的感知属性施加于外物的可感属性,从而获得的耦合产物。所以,人不可能将自身孤悬于世界之外去观察外物,但科学却把自己放在一个孤悬状态下观察外物,正如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
本原
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本原”要么指的是“唯物”的质料(感性逻辑中的存在),要么指的是逻辑形式(理性逻辑中的存在),即质料因和形式因。泰勒斯的“水”为万物之原的关键词是“转化”,水在高温下蒸发,就容易被理解为由水到气的转化;水以雨的形式降落被大地吸收,就容易被理解为水到土的转化,于是万物发生变化的前提都是基于转化。早期古希腊哲学家都承认“物活论”,就是说自然万物是活动的和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生长和消逝,而“水”却始终是不变的,只是从一种形态转化到另外一种形态。
形式
柏拉图认为,形式才是世界的本原,才是真正的实体,而不关注具体的质料。比如一个房屋施工图,就是一个形式,形式决定了其内容。细胞、分子、原子乃至夸克,都可以说是某种逻辑形式,无非是基于某种技术现象的产物,用某个形式将其整顿,这本身就是逻辑形式的产物。即便是直观的对象,也是对象被人的眼睛这个形式扭曲为对应的“对象”,其本质仍然是逻辑形式。
质料
泰勒斯之所以伟大,因为他说具象的“水”是万物的组成单元,于是打开了一个万物同源、万物同质,探讨对象的逻辑奇点的思想通道,由此开始了对万物始基质料的探究,而不再是直接武断的玄学。万物都是始基的织体,也就是基本粒子的存在形态,所谓的分子是原子的存在形式,细胞是分子的存在形式,可见一切皆为“始基”的存在形式。但是一切的逻辑都是对属性的整顿,那么这个无属性的始基本身,我们永远无法触及到。因为任何主体都是有规定性的,所以触及的“对象”或“存在”都指的是属性也就是信息,其包括能量效应、作用力、信号,至于那个纯粹的始基粒子是触及不到的。所以,探究“唯物”的始基粒子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人类会陷入无限的理性循环中。
试看宇宙演化的发生序列:起始“奇点”(一个问不得的自然极限)→“基本”粒子(似无止境的“不基本”)→亚原子粒子及核子(如由夸克、电子、光子到质子、中子等,可谓“粒子进化”)→原子(从氢原子开始逐步衍生出92种天然元素,可谓“原子进化”)→分子(从无机到有机、从低分子到高分子,活性渐次增大,可谓“分子进化”)→生物(不过是有机大分子的编码而已,如DNA、RNA、氨基酸,以及从单细胞生物直到人类,谓之“生物进化”)。可以说一切的万物,都是某种实体粒子或说能量态的量子(量子呈现为波粒二象性,本质也是某种“实体”粒子)作为本原性始基为起点,而开始一步一步分化耦合出来的。任何存在都是基本粒子或量子的寄居壳,原子的运转形式形成分子,相当于分子就是原子的寄居壳。人类用尽各种概念来表达和追究这个始基,结果都只是一个有限认知下的逻辑奇点的表达,或者无限化后的逻辑空洞。
理念论
所谓“理念”,本义指的是“看不见的东西”,转义是灵魂所见到的东西。柏拉图认为,具体的万物都不是真实的,真实存在应该像巴门尼德所认为的是永恒的不动不变的。所以柏拉图的理念,可以说是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苏格拉底的普遍性定义的概念综合体。可以说这是哲学史上首次建立形而上与形而下世界对立的思想学说,是人类智力空前涌现的极致表达,理念表达着人类建立了一个非直观的理性逻辑模型所构成的世界。在柏拉图那里,抽象出来的具象概念、普遍形式以及“物质”原型、共相,就是理念,就是一类同名的具体事物,只有一个单一理念。因此,理念是一,具体事物是多,理念能明确表述,具体事物则无法准确被表述。柏拉图设想,世界上必定有一个类似建筑师的造物主,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已经存在的理念浇筑到“物质”(就像未加工的材料,比理念低一级的实在)上,使其形成具体的事物,但因为“物质”本身的缺陷,就使得具象的世界是不断发生流变的世界。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