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能听说呀,说是我们是华夏儿女这样的说法,那华和夏代表什么呢?在左传里面说的很明确,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所以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衣冠上国自居,那么服章之美谓之华就是说,服装衣服,在重视封建伦理道德的古代,也被当做礼仪制度用来束缚和限制,按照着古代礼仪制度的规定呢,人们必须穿跟自己级别地位相符的服饰,一旦不按规定来,就会受到刑罚。
你看,包括就是咱们用的东西图案。你比方说这个龙。你要五个爪的龙,那得是皇上才能用。你老百姓比方穿身衣服,上面绣个龙的图案可以,你要绣五个爪龙的图案,那就得杀头。所以在封建王朝呢,服饰就有了另一种重要的身份。就是统治工具。
就这衣服也能充当统治工具,那今天呢,咱们就给大伙儿说说,执政者是如何利用服装一步一步统治老百姓。从周代开始,就形成了完整的祭祀礼仪,这种礼仪呢,就演变成了对社会活动的约束,西周时期呢,就从颜色。来区分身份的服饰。而正色才是君王应该穿的尊贵颜色,比方说青、赤、黄、白、黑。如果你穿的是杂色,就不是纯色,这就是不祥之兆。或者说一些边缘颜色也是不祥之兆。
但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就偏偏喜好紫色。你看过去一提紫色。就不太好。老话有句话,叫子之多株也就朱红颜色,是正色,不是正色红的发紫。所以很多人讲是反对这个紫色的。
可是呢,齐桓公一国之君呢,他可是流行的风向标,他喜欢紫色,下面平民百姓也争相效仿,后来齐国大街小巷人都穿紫色衣服啊,这是对周朝礼仪的一种挑战,所以,孔子和孟子对于违反礼制的这种现象特别不满,先后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在当时,他不是个小事儿,当时郑国就发生过一件因为违反礼制,堂堂国军儿子被自己老爹砍头的事儿。
郑国国君郑文公有个儿子叫藏,就是西藏的藏。平时呢,特别喜欢古怪的衣服,有一年公子藏跟他父亲就发生一点矛盾,害怕被治罪,就逃到宋国,刚到宋国的时候,一切都挺好,没发生什么事儿,可是呢,公子藏喜欢古怪的服饰,时间一长他就很无聊,就把自己爱好捡回来了。
什么爱好就没事儿啊,就带着玉冠出门溜达,什么教育观玉,就是鹬蚌相争,那个于那种水鸟鹬冠就用水鸟的毛制成的帽子,按照当时李宁玉冠是观测天象的人专用的帽子,因为过去观测天象啊,其实就跟主皇上吉凶啊,看天下大事啊,那是带有一种宗教礼仪式的职业。
所以这玉冠这样的帽子呢,只能观天象的人带,别人是不能带的,所以公子藏的行为呢,被视为一种恶行,郑文公听说之后,气个半死,觉得这儿子真不争气,品行不端,我一国之君的公子居然违反礼法制度,我怎么还管老百姓所以,最后郑文公经过激烈思想斗争,派人把公子藏骗到郑国跟宋国边境给杀了。
你看,就因为穿衣戴帽这么点小事儿,父亲把亲生儿子都给杀了。可见中国古代对服饰的等级制度管理的相当严格。你要时刻牢记你自己身份地位,乱穿衣服追求新奇特的事儿,你就别想干。
当然,服饰作为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礼制束缚,有利于统治者稳定。反过来呢,统治的稳定性也在服饰上有所反应。这个衣服往往成为政治风向上的那个非常明显的标志。
当年武则天登基之初,就利用衣服打了一次心理战,在政治漩涡里很快速的扩大自己派系,他怎么做的呢?你看,武则天刚登基不久,就命令内务府制作一款特殊的铭袍。铭就铭刻的铭,这铭袍呢,就是指在袍子上边儿绣成一些刺绣和一些铭文,专门的赏赐给下面的自己欣赏的和自己政治立场一样的人,谁要得到这件袍子,那就说明这是武则天的人。那么,武则天当上皇帝不久呢,率领群臣到洛阳城南的香山寺。
他建了一个第二办公地点“望春楼”。到这儿来转悠一看天气大好,武则天就即兴的搞了一个诗词大赛,说谁要胜出,我就赐他名袍一件,跟随臣子那都欣喜若狂,这机会就竭力在女皇面前展示才华,想争武则天赏赐这铭袍
不一会儿,左史东方虬第一个交卷,武则天一看龙飞凤舞,写的诗词不错,才华出众,就把铭袍赏赐给他,皇上钦赐按理说东方虬是稳拿冠军了,可是很快挑战者出现了。东方虬交卷之后呢,剩下的大臣也相继交卷后边儿交卷的人里边,有武则天身边的一级秘书上官婉儿,咱都是上官婉儿才女,她点评三个胜出的人武三思、沈全期、宋之问。
武三思是武则天侄子,很得恩宠,这不用说了,沈全期、宋之问呢,在当时的诗坛不相上下,熟悉唐诗的朋友对这两位不会陌生。
当时素有沈宋比肩的知遇就两个水平差不多,那么三个人的诗拿到武则天面前,最后发现宋之问的诗啊,内容特别全面。写的是武则天视察龙门佛教寺院建筑,这个过程洋洋洒洒,不光文辞华丽优美,还把武则天游山玩水写成是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把武则天乐坏了,立马把刚才赐给东方虬的铭袍要回来转赐给宋之问。所以你看这东方虬名炮还没穿稳当呢,就被夺走了,这就是台上有名的叫香山赋诗夺锦袍,这是个典故。
那么这种特殊的铭炮只赐给武则天欣赏的人和在政治上保持他一致臣子,所以慢慢的在同一个朝堂上就出现了新旧两种袍服。这都武则天的人,那穿着袍服更多是内心倾向于李唐王室的朝臣,所以心里面承受巨大压力。那谁能这么不识抬举,每天跟顶头上司对着干,你图啥?如此一来,有越来越多的大臣重新站队。
所以重新站队呢,用这个来表示对新王朝的忠诚,所以打折以后两年,武则天设计这款铭袍成了三品以上高官的特殊荣誉。
所以后来铭袍获得正式身份,成了官府原有铭袍上面不是赐了一些山川草木吗?后来呢,又改成了图案,文官是飞禽,按照不同等级:有大雁,那武官是走兽,什么狮子、麒麟、老虎,后来的官服,几品的文武官,分开分成飞禽走兽,就从武则天这发展的,所以这个成语衣冠禽兽。其实最早不是骂人的,他是只你当了官,因为在你衣服上面的能绣上禽和兽,那说明你是当官的。所以最早衣冠禽兽是指你啊,受朝廷重视是好词儿,后来就变成骂人了。
所以过去老百姓你的衣服上要随便秀上狮子、老虎、凤凰不可以的。你没有功名,你哪敢穿这个,所以武则天用这个巩固自己的统治。
那么我们说有起就有落,伴随着新王朝的建立呢,就会有新的服饰制度出现,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尤其是一个王朝,它走向衰败的时候,统治不那么牢固了,人们就会打破这些规矩,所以在衣服上就容易出现奇装异服,这有个历史专有名词,叫扶妖。旧衣服,妖怪的意思。这就是说政治上出现衰败的征兆就是符一出现。
你看明末就有这样的例子,朱元璋建明朝之后,制定的服饰制度相当苛刻,只有王公贵族官员才能使用锦绣、绫罗绸缎。这些服饰面料老百姓只能用一般的布料,而商人那时候地位更低。连百姓用的都不能用,不管你多有钱,只能用捐和布。而且当时还有老百姓不准穿靴子,金陵曾经有38位南京市民呢,因为违反这个禁令,穿靴子的筒筒充军发配到新疆那边去了。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呢,咱们翻历史课本,知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商品经济发展很快。人有钱呢,他愿意给自己的穿衣服多消费一点,另外一个王阳明的心学这些思想啊,它刺激人去冲破束缚,所以,那时候人就开始在服饰上冲破传统等级束缚,在江南一些比较富的城市里边,各种服饰争奇斗艳。
有一位北方的官员被派到南方做官,结果到了这个南方发现满大街秀才的装束,红丝束发嘴唇上涂着。这个就跟现在红唇膏差不多,脸上抹白粉,画胭脂。
一个老爷们儿,穿着红紫色衣服,而且还内衣外穿,一身盛装,好像漂亮的女孩儿一样,所以这官员一看,完了完了,天下大乱了,读书人打扮成这样成何体统,这国家要完呐!所以大明走向衰落的过程,也是服装突破传统的服饰束缚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也说明你限制越狠,反弹的越厉害,反弹到一定程度了,统治当然就不那么牢固了。
所以说这服装作为统治手段呢,他有办法,但是呢,有些你一旦统治出问题,首先在服装上容易出现反弹。那么清末光绪年间也有这种情况,当时的贵州子弟流行乞丐服。
就明明有钱人穿着一身乞丐服,大街上破衣烂衫的,穿的比乞丐还乞丐的少年,往往身边跟着的侍从啊。都是三四品的官员。不过,这些只能说是小打小闹。真正体现服饰制度残酷的,是满清入关之后暴力推行的剃发易服制度。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你得剃头发,但是剃头发你看那辫子,那都是经过美化的,为什么当初汉族激烈的反对这个剃头发,因为剃那个头发太难看。你要像后来的大辫子还凑合,最开始的满族头饰,叫金钱鼠尾,就整个脑袋跟秃瓢似的,留那么几绺头发搁着铜钱儿穿上。然后搭到后边就跟老鼠的尾巴,所以这金钱鼠尾,汉族人当时很激烈的反对这个。
换服装呢,也是把汉族传统的汉服呢,换成满族的少数民族的服饰,那么一旦发型和服饰改变,在明末的大儒眼里就是顾炎武先生所说的王天下,在他们看来一种文明灭绝了。
那么,满清为什么一定要暴力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因为之前同样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就金朝。没有实行这种剃发易服,而是实行一厂两制,就官员的官位名称和官服样式,女真族和汉族官员是分开的,女真族穿自己的衣服,汉族穿自己的衣服,各自沿用本民族传统习惯,没有强制融合到一块儿。
所以清朝统治者认为大金灭亡了,就是把本民族服饰丢了,你失去骑马射箭能力,导致后来被同化了,后来汉文化同化了新文化,所以满清统治者要求汉族人必须剃发易服,在全国推行满族文化,来实现让汉人归顺自己的目的。典型的皇太极为了让满足子孙,不忘了骑马射箭的本领,说不能穿汉服,汉人的服装啊,袖口宽大,十分影响骑马射箭。对打仗来说,效率很低,于是清朝在大明服饰基础上做了改良,就他也不是说都要求穿的关外的满族服装。
因为满族服装那时候各种铍子什么的,你到管理不见得好找,还是明朝服饰这常见,所以在大明的汉服基础上做改良。满族人呢,把这种汉服的袖子做成半圆形的,看起来就跟马蹄子一样,现在咱们管教马蹄袖。这马蹄袖呢,你可以把它卷起来,也可以放下来。比方说,防寒御暖的时候你就把它放下来。要是骑马射箭呢你就把他卷起来。所以咱们生活有句话叫撸胳膊往袖子,其实就从剃发易服之后才开始的。
你把这个半圆的马蹄袖儿能卷起。那要是汉服宽袍大袖的你就卷袖子也不好使,它总往下掉。
所以老百姓原来宽松的汉服都不能穿了,满大街都是这种改良之后满族风格的服饰,所以后来有朝鲜使者到北京办事儿,回去之后跟朝鲜的国王禀报,十分感慨,说汉人的衣冠服饰都不在了,老百姓一看我穿着衣服都哭了,为什么朝鲜的外交官穿的还是过去,从唐宋明以来的汉族的服饰,就咱们现在看那个韩国的那些个历史电影,你也看他们穿的服装,那就中国过去的汉服。所以这使臣跟国王汇报说,满大街老百姓看我穿这个前朝服饰都哭了。只能指着我的衣服告诉自己孩子说,这是大明的服饰,是咱们汉人的服饰。所以说这是满清为了提高战斗力,更主要的是通过服装的改变来同化汉族的百姓。
现在呢,服装已经不再是统治者的工具了,它可以满足人追求时尚和个性需求,但是服装作为一个民族的皮肤,依然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浓缩。
所以服装也代表着咱们中国几千年的一种文化啊,所以大家应该多支持传统的服装,应该说对中华民族实现了复兴还是有帮助的!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