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楼梦》的影视化,人们总习惯以87年版本的作为标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来说,在绝大多数观众心中,同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没有能超越过这个标杆作品。
可是,87年版本的《红楼梦》并不是一开始就好评如潮。它的创新与特别,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质疑和批判。
“王扶林拍的这版《红楼梦》不仅严重脱离原著本身,拍的内容还无法入眼,简直把我给看吐了!”
如此毒舌尖酸的评价来自于当时名声大噪的作家——王朔。
为此,他还多次在公众场合面前质疑王扶林的专业度,甚至还明里暗里嘲讽央视没有眼光,选了王扶林作为这部巨著的导演。
其实,当时如王朔一般不看好这部作品的人比比皆是。毕竟,王扶林当年还是个不知名的青年导演,反对的声音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87版本的《红楼梦》究竟为何会引起众多争议?其中拍摄前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初生牛犊不怕虎
“虽然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可是这部《红楼梦》足以让我终日惴惴不安。”
面对经典著作的翻拍,王扶林自知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在一次采访中,对于很多大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的回答,当时王扶林一直耿耿于怀。从那以后,他决定要找机会将四大名著的精华通过影视化的方式传播给人们。
1982年的一次央视会议,开启了他踏上拍摄《红楼梦》电视剧的艰辛旅程。
他在会议上大胆提出将《红楼梦》影视化的时候,在座的参会人员都惊愕了。毕竟四大名著关注度高,加上《红楼梦》里有100多个女性角色,每位都个性鲜明,容易把握不到位。
但是王扶林不这么想,他只知道当时设备条件限制,而《红楼梦》是四大名著里室内戏最多的一部作品,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少,拍摄进度不会耽误太多。
另外,为了能拿下《红楼梦》,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向台里的领导们表示自己拍摄《红楼梦》不是一时兴起,他拿出半年前跟钻研红学的周雷专家拟出的单单前三集就20万字的剧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剧本的精细和专业,以及王扶林要拍《红楼梦》毫不动摇的决心感化了领导们。最后,他一举拿下了《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权。
要是换作别人,若是真要拍四大名著,第一个考虑的绝不会是角色繁杂,拍摄效果容易适得其反的《红楼梦》。
初生牛犊不怕虎。谁也没有想到,王扶林这个在当年没有名气、阅历不多,年纪又不大的“牛犊”,竟然有如此胆大的心思。
面对未知的方向,阅历越多的人,越会被已经吸收的条条框框限制前进的勇气,被设置好的屏障所阻碍;而一只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它连“恐惧”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有什么可以阻碍它冲向前方的步伐呢?
胆大心思,开拓创新
力排众议,拿下《红楼梦》影视化拍摄权的过程,只是这段艰辛旅程的小开端。后面的开拍工作绝不会比现在轻松。
为了能让作品拍得更为贴近原著,王扶林找来了经验丰富,70岁有余的岑范导演莅临指导。本以为接下来的拍摄工作会顺利些,可还没开始就卡在了人物选角上。
岑范导演向他推荐了几位演员,并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之作,须由有经验且有名气的演员来担任主要的角色,这样才不会使作品拍出来后备受争议,观众的接受度也高些。
但是王扶林很清楚,这些演员都有一定的年岁,跟原著中十几岁的公子小姐们的角色不太贴合,容易出戏。
他坚持要在全国范围选拔出合适的演员的想法激怒了岑老,最后岑范导演不愿参与指导退出了剧组。
王扶林的做法在当时来说是极为忌讳的。若是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便是一个“不尊重老艺术家”的举止,会被误以为他心高气傲,不堪大任。这样,不说《红楼梦》拍摄出来的收看率如何,拍摄权会不会被调走也是未知。
不得不感叹,这样的心志,放眼当时,极少年轻人难以做到。也正是这样一种排除万难,只想拍好作品的心性,为之后作品的顺利播出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王扶林没有被眼前的窘境所击败,而是马上着手演员选拔之事。单单在人物选角上,他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最终,在几万候选者之中,挑中了一百多名大部分来自圈外的小白演员。
关于主要角色林黛玉的选拔,王扶林选中了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却清冷的眉眼间尽是林黛玉的神韵的陈晓旭。
事实证明,87版本的《红楼梦》中,陈晓旭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黛玉形象,似乎在告诉观众,她就是林黛玉本玉。
王扶林启用不问经验,只看潜质的小白演员的胆大创新的举动,表面上看是给年轻人机会,实质上也在给自己机会。
真金不怕火炼
87版本的《红楼梦》播出后,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
作家王朔还认为,故事背景应该是清朝,贾宝玉一副奇装异服,一点也没有清朝满族旗人的样子。这些演员演技生硬,像是在背台词,更像是拍舞台剧。
像王朔那样毒辣的点评不是唯一一个,《文艺报》上的一个叫沈天佑的作者批判剧中林黛玉之死过于平淡,感情色彩过于平淡;李彤认为剧中的人为痕迹过重,过多关注技巧而忽略人情;林文山认为,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段戏,原著既已删去就没必要再拍出来……
诸如此类的评价像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王扶林只是从容地说了一句:“我希望过10年,甚至20年后,这部戏再由全国观众去评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随着古朴经典的音律响起,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必定是87年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时隔多年,87版的《红楼梦》如王扶林所愿,不仅深入人心,连里面的歌曲也能流传至今。
这30多年里,王扶林导演的《红楼梦》被重复播出了1500次左右,若作品没有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又怎会一次次出现在荧幕面前?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作品不怕岁月的冲蚀。
结语
墨子曾说过: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没有如大家所愿的完美无缺。87版本的《红楼梦》,虽然至今已经成为了一部难以超越的荧幕之作,但它也有自身的不足。
一部作品,存在有争议的声音,证明还有人在关注它,总好过无人问津。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才会让后人吸取到不同的经验,给观众呈现更精彩的作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