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用来斗鸡的鸡是不宜散养的。这种鸡是越不见鸡,它的斗争欲望越强烈。所以,一般是单独喂养的。
那时的家属院的管理不像现在这样规范。大多数养鸡都是放养的,满院跑。我们起初也是散养,只是尝试过鸡的夜里睡觉的多种方法。比如,架上架子,让鸡自己飞上去睡觉,黄鼠狼不会上树,鸡在上边是安全的。后来出于雨雪的考虑,这才又垒起来鸡窝。但,那终究还只是夜间的考虑,而真正实行圈养还是从养斗鸡的日益专业开始的。
斗鸡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时代最执热的爱好。不过,虽然如此,却毕竟是整个养鸡“专业”中的副课,主课则是养鸡下蛋,宰杀裹腹,满足身体营养之所需也。用经济学说法,前者只是兴趣(精神)消费,后者是物质投资,兴趣消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物质投资是要讲究效费比的。
就那个年代,短缺经济,无论多执热的兴趣,最终都要服从于经济效益的。斗鸡虽然贯穿我们养鸡的全过程,终究不能形成效益循环,不可持续,从第二年开始,经济效益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从买半大的鸡,到考虑买价格更低的小鸡仔。这样仿佛更划算。
买鸡仔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该买第几炕鸡就不能太随意。
一般来讲,孵小鸡是从清明前后就开始了的。那时的规模孵鸡都是在炕上,铺蛋,加温,21天就孵出小鸡来了。孵出小鸡,就会沿街叫卖。“小鸡了,卖小鸡了。”这个叫卖声直到今天还在耳旁。随后,5天一炕。这5天的间隔是为了出售上的衔接。记忆中,最多到10炕。再晚,小鸡入了秋还没长成,影响它的到季成熟或下蛋。第一炕尚冷,成活率底,记得二、三、四炕最好。城里多半见到的是二三四炕的鸡,也算是最好养的鸡。
小鸡很便宜。好的,大约七八分钱一只,差的1毛钱2只。买小鸡花钱不多,喂养也稀松,开始费点小米;后来,剩菜剩饭都可以喂,若是散养,成本更低。显然,这要比买成鸡合算得多。
当然,并不是买来的小鸡都能够养成成鸡,而且还能下蛋。这就涉及到小鸡的选择问题了。我们选择小鸡有两个原则,一要健康,而要母鸡,将来好下蛋。就这两个小原则,足可以难倒一众购鸡者。
大人尚且能难倒,我们这些10几岁的孩子就更甭提了。但我们考虑到,卖鸡的肯定专业,求他代选岂不更好。于是,我们看到卖鸡的选母鸡:抓起一只小鸡,让小鸡的屁股朝向食指,食指在屁股上轻轻一按,就知公母。这样挑的鸡,虽无绝对把握,但大体都是准的。
这一招我们学过几年,每年都在鸡摊上试来试去,终究无功而返,不得要领。
不得不承认,这个学习是失败了。父亲则说,甭管公鸡母鸡,能养到成鸡就是胜利。照着父亲的要求,就简单得多了,只抓那最欢的,多半都是最健康的,养起来成活率也很高。但这样选来,养大发现,多半都是公鸡,正和了父亲的意了,养大就杀吃了。
尽管少,但母鸡还是有的。这就成为后来养鸡取蛋的更成熟的饲养阶段了。
实际上,到了这时,我们已上初中了,养鸡水平,已有了几分专业。连父母都承认我们的专业能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1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