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Nature捡了条horse
编辑丨Chloe
审核老师丨曲晓艳
“原生家庭”,一个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的词,许多人把自己的性格问题、情感问题等对现状的不满归因于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那我们有没有想过,造成如今不太理想的现状的原生家庭问题,究竟是什么带来的?其罪魁祸首是什么?
如果你曾是儿童虐待或漠视的受害者,你可能更能理解什么是羞耻。羞耻感是虐待或忽视带来的恶劣影响之一。受害者一生都受尽羞耻感带来的诸多问题,除非我们能够克服这种摧毁人心的力量。
童年受虐经历为何引发羞耻感?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受到了虐待,不限于性虐待、身体虐待,还包括情感虐待、精神虐待,那么可能一生都会受到其负面影响。
严重的有自我憎恨、自我毁灭、成瘾行为、重现儿时的虐待、封闭自我;即使较轻的也有过分敏感、戒备心强、完美主义、取悦他人等种种困扰。
这些都是羞耻感带来的,成为受害者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羞耻感是人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虐待本身就是羞辱他人,蔑视人性。
受虐者在无力中任人摆布,尊严遭到践踏,会感到强烈的屈辱感、羞耻感,并且会把受虐归咎于自己——“是不是我不够乖”、“是不是我本来就很坏”。
这些荒谬的信念会扎根在受虐者的内心,可能导致其一生都受尽羞耻感的困扰。
这种羞耻感是多个层面的:
- 由虐待本身以及感到自己无助无为带来的羞耻感;
- 孩子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而产生的羞耻感;
- 施虐者投射而来的羞耻感;
- 受虐经历被曝光后带来的羞耻感;
- 为摆脱羞耻而酗酒、自残、虐待他人或采取其他破坏性手段造成的羞耻感。
羞耻感为何难以摆脱?
羞耻感一方面来自于受害者的自我归咎。
对于很多受害者来说,责怪自己比起面对事实容易得多,这样可以避免感到无法控制的无力感。
还有的受害者认为,因为被性虐待时受到抚摸和关注,自己感觉很好,或者经常去施虐者的家,所以自己一定很喜欢这种感觉,自己不是受虐者而是自愿参与者。
受到身体虐待的孩童通常还觉得是自己不够好让父母失望了才遭受到毒打。
这些错误的思维来源于施虐者对受害者的羞辱。
另一方面,对任何形式的虐待而言,这种暴力本身就会滋生出羞耻感。
这种伴随无力感以及屈辱感的羞耻来自对父母或者其他权威爱护自己的强烈渴望与现实中被拒绝、被虐待的强烈落差。
面对被至亲抛弃的事实是如此可怕,所以许多人都选择不去面对。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否认”的文化环境下,当我们遭受苦难,我们的文化鼓励我们“克服”困难而不是表露痛苦。
父母会羞辱孩子试图让孩子听话,将羞辱当成了教育手段。在这样的管教方式下,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残忍而憎恨或者害怕他们,走向偏执,无法爱他人。或者走向另一种极端,变得沉默寡言、优柔寡断,不敢走出去抓住机会。
他们在被羞辱中把羞耻感内化,成为了自身性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觉得自己就是不够好甚至于无需人际交往就能引发羞耻感。长时间处于自我评判和自我责怪的状态中,对外界的评判异常敏感。
他们试图在心中筑起一道高墙,把任何可能的伤害阻挡在外,也阻挡了自己走出心墙,摆脱羞耻。
慈悲心如何治愈羞耻感?
责备只能让伤痕累累的受害者走入把羞耻感内化的怪圈,只有慈悲心才能抚慰内心的伤痛,帮助受害者走出羞耻。
慈悲心能让人体会到有人在关注着自己,有人愿意倾听自己,帮助自己正确认识自身受到的虐待。
而自我悲悯则是将慈悲心扩展到自身的缺陷、失败,要像我们对待遭受痛苦折磨的所爱的人那样,认识、接纳和支持自己。
自我悲悯的障碍
想要化解羞耻感,自我悲悯是一剂良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阻碍我们的东西:
- 认为自我悲悯即自我放纵
- 担心自己变得软弱、懒惰和自私
- 归咎于自己
- 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在我们的文化中,怜悯是对可怜的无能的人的帮助。如果我们怜悯自己,那么就像是在宣告我们自身的无能,把这当成软弱或自我放纵的表现。所以我们自责、通过归咎于自己使事情变得有可控感、否认自己的遭遇。
否认是一种强大而且有效的防御机制,但如果一味的自责企图弱化自己的遭遇,告诉自己要“朝前看”,那只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压力。
讽刺的是,那些企图抑制和否认自己遭遇的人,渐渐地对别人的痛苦和遭遇也变得难以容忍。他们认为:“如果我可以克服,那么你也可以。”
自我悲悯承认了自身的遭遇,认识到自身的无助,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让我们能更有动力改变现状。
- 不了解自己如何受痛苦的折磨
虐待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很多人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否在儿时受到了虐待,或者有些人会拒绝相信自己所遭受的原来就是虐待。
虐待可以包括:漠视、情感虐待、精神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隐蔽形式的虐待:如忽视孩子、威胁要抛弃孩子、将自己的问题怪罪给孩子、较轻度的暴力行为、性暗示等不明显的带有虐待性质的行为。
如果确认了我们遭受过虐待,我们此时可能会异常愤怒,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我们要学会自我悲悯,相信自己能走出这段经历。
奥利森·马登说过,当我们确定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时,就没有必要将旅途计划制定得太远。我们不必提前背负多余的怀疑与恐惧,担心是不是会出现一些阻碍,影响前行的路程,毕竟一次迈不出两步。
如果你需要对羞耻感有更多的了解,相信《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的参考资料除了《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之外,还有《羞耻感:关爱的力量》,期待你会有所收获!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mfxquan.com/9120.html